狗狗啃自己的尾巴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是动物本能行为里的一种——自啃(self-biting),是指动物将自己毛发、皮肤、爪子甚至内脏器官等咬掉、吞食下去的行为。 很多动物都有自啃行为,比如我们熟悉的猫、狗,还有老鼠、兔、负鼠等等。不过它们不是自己无聊到给自己“打针”,而是为了获取自己无法得到的营养。
在动物的咀嚼过程中,牙床和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可以将粗糙的纤维和骨头磨碎,从而刺激味蕾产生味觉。而自啃行为的开始通常是因为味道不够美妙,动物感觉到了“饿”。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自啃是为了吃进去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反复舔食?难道不能大口吃了吗?其实,这是因为口腔里的味觉感受器对于不同形态的刺激会有不同反应,如果一直吃不到足够美味的食物,它们就会渐渐丧失对味道的辨别能力进而形成习惯。于是,本来只是无聊的啃尾巴,就变成了有目的的“找吃的”了!
除了自啃,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动物互相啃的行为出现,比如公猫会舔幼猫,狼会舔狮子;兔子会把头撞向另一只兔子的屁股……这些看似怪异的举止其实是他们在传递信息、建立群居秩序的方式之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