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的结痂怎么去除?
耳道里的硬块,有可能只是耳道皮肤正常脱落更新形成的痂皮,一般不需要处理;但如果是外耳道炎、湿疹等引起的,就需要治疗了。 如果是比较干燥的痂皮,而且没有不适的感觉,可以先不管它。
如果感觉痒得厉害,可以考虑用生理盐水对耳道清洗,每天早晚两次;也可以用抗生素滴耳液来预防感染。 注意:千万不要自己随意摘除耵聍或外耳道的痂皮!由于外耳道与中耳相通,且深部结构复杂,任何操作都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
若自行处理,不慎损伤鼓膜,会引起中耳炎;若是细菌毒力强,还会导致严重耳聋。 引起外耳道及耳道周围的疾病较多,常见的有: 一旦诊断成立,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药物注射、物理疗法(如理疗、烤电)和手术治疗等。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耵聍栓塞,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压迫耳道神经,就不会影响听力。但如果耵聍坚硬,挤压耳道,使耳道变形,影响声音传导,就会出现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将耵聍挖出即可。
耳屎也叫耵聍,是耳道皮肤附属器的正常分泌物。正常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耳屎分泌,大多数人不需要处理,一般借助咀嚼、张口等下颌骨运动,耳道中的耳屎会自行排出。如果耳屎太多堵住了耳道,影响听力或者引起不适,需要去医院耳鼻喉科处理耳屎。
一般小宝宝不建议自己在家掏耳朵,特别是茶树油软化之后用棉签掏,有耳道损伤、中耳炎的可能,可以用棉签在外耳道口蘸一蘸。不建议宝宝用其他掏耳工具,因为这些容易把耳屎推得更里面,更容易堵住耳道。如果结痂多影响听力了,就去医院处理。
人体有正常的代谢、脱落、更新能力,因此即使挖完之后,过段时间后还是会复发的,而且掏耳朵没有度导致耳道皮肤破溃,还容易滋生细菌,造成真菌感染,所以一般不建议反复的挖。而且也不用担心耳朵里面的痂会堵住影响听力,人体有自身的代谢、更新的机制,这些痂会随着人的运动而自动排出来。
建议去耳鼻喉科检查,看看鼓膜有没有问题,有没有中耳炎等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例如用专门的滴耳液进行软化,然后洗耳朵。之后如果反复有结痂,可减少挖耳朵的次数,避免刺激耳道皮肤影响正常的屏障功能,必要时可以定期去医院洗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