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眼睛的动物有哪些?
红眼动物(red-eyed animal)是指一类眼睛晶状体含色素,因而使眼球呈红色的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些生物的“红眼”实际上指的是其眼肌中充血的血管和血细胞,因为血液里含有由动脉输送而来的氧,而含有氧合血红蛋白的红色血液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在缺氧状态下,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较低,血红蛋白主要以去氧形式存在,这时血液会呈现为暗紫色或无色的,此时若挤压眼球,也会看到血丝。 所以,红眼的出现取决于血液的颜色——当血液含有充足氧气时,眼睛就是鲜红的,而当血液含氧量降低时,眼睛就变成褐色的了。 那么,为什么一些水生动物要设计成红眼呢?其实这有着重要的进化意义。 光对人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人类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感知光线的方法。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许多其他动物也具有感知光的能力,而且它们的这种能力要比我们人类敏感数百倍! 例如,在黑暗的洞穴里,老鼠可以在黑暗中视物,它们甚至可以分辨出微小阴影的位置和移动方向。至于那些生活在海水中的鱼,即使是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很好的觅食、躲避天敌……所有这些都是由于这些动物具有特殊的设计,能够感受到我们人类无法察觉的光线——红外线。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具有感受红外线的器官,叫做热敏感器(thermosensor),它可以让动物们在黑暗中敏锐地看到东西并快速辨别危险。 而大多数爬行动物也都是具有这一器官的,只不过它们的热敏感器没有眼睛那么大而已。 所以,对于所有具有红外线感应器的动物而言,红褐色的眼睛是最合适的颜色,因为这样的眼睛会在黑暗中反射出微弱的红外光(温度越高,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越多),而高温物体的轮廓就会清楚地呈现在它们的视网膜上。
当然,这些动物在正常状态下,眼睛是没有红血丝的,只有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时,才会出现。 这项研究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完成,他们通过制造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模型来再现眼睛的生理过程,然后才得到了上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