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疫苗抗体弱怎么办?
建议打。 首先,我们要了解抗体水平低的原因是什么:
1、注射的剂量不足。 这个原因不太会出现在正规宠物医院注射的疫苗上面,不过要提醒大家,即使注射了疫苗,也不是100%能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的,这点大家也要清楚。
2、注射时机不当。 一般情况下,疫苗在注射3针后,间隔7-10天才能产生足以抵抗病毒侵入的抗体,而在未产生抗体前,狗狗仍然是处于易感染阶段(具体产生抗体的时长跟疫苗类型及狗狗个体差异有关)。
3、感染过疾病,体内存在相应抗体。 如果狗狗曾经感染过传染病(如细小、瘟热等),在疾病恢复期间,狗狗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这些抗体的含量无法通过外在检测确定,因此需要特别留意。 针对以上可能引起抗体较低的原因,给出以下解决措施:
1、如果确认是注射剂量不足,则需补注射疫苗,具体请咨询主诊医生。
2、如果是注射时机不当,则无需过多担忧,注意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即可。
3、如果曾经感染过传染病,则需要仔细观察狗狗的状况,有无出现相关症状,如有则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无症状表现,则可暂时观察。但需注意加强相关防护,避免狗狗再次受到传染。
此外还需注意,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抗体较低,都建议在注射疫苗后至少1周再给狗狗进行驱虫操作。 因为药物会通过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若此时正在发育中的病毒接触到药剂,则可能导致病毒感染。
通常给狗狗注射疫苗有两个目的,一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二是当发生传染病时减少发病概率和降低发病症状。目前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免疫接种。但是有一些狗狗在打针后(注:这里指正规的疫苗接种程序)抗体还是显示较低,那么这时就要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有没有必要加强免疫。
下面是抗体产生较低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因素:
正常免疫程序下抗体产生较低
按照正规的免疫程序下抗体产生较低,如:做了血清监测,确实抗体不高。这是就需要加强免疫。一般疫苗的免疫是每隔21天上一次,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抗体较低的需要连续加强免疫2~3次。
免疫封闭
免疫封闭又称抗原抗体复合物干扰现象,在注射疫苗抗原的时候,如果注射部位有相应的抗体,那么抗原抗体相互饱和结合,没有多余的抗原刺激机体淋巴组织,从而不能有效产生抗体。这种现象常见于患病期间或者患病恢复期间注射疫苗产生。因此当确定狗狗患有传染性疾病不能注射疫苗后,在传染性疾病痊愈15天左右需复检血清,确定抗体是否下降明显,抗体下降厉害需加强免疫。
干扰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
当给狗狗注射过干扰素或者应用其他免疫抑制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类固酒精皮质激素等)后,机体的免疫细胞被抑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打针过后抗体产生较低。这种情况下需要在药物停止使用后30天后进行加强免疫。
母源抗体的干扰
对于2月龄内(一般狗狗的母源抗体在出生45天后消失,最长在60天内消失,也受母源抗体的影响)的幼犬,特别是不能确定是否被母犬吸吮到初乳的幼犬,打针后有可能抗体不高。因为母源抗体能被幼犬所吸收,所以在打针期间也有可能干扰弱毒苗的复制,从而阻止幼犬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在半龄以后注射疫苗。
因此在接种疫苗后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狗狗产生的抗体处于正常范围,以上就是抗体较低的一些常见原因。如果在正规疫苗程序注射后抗体仍然较低,需要在确认抗体产生水平后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