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田园犬吃什么?
中华田园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狗,也就是所谓的“土狗”,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早在《礼记·檀弓下》就有记载了,“国君之丧,既殡,告于庙;大夫之丧,既殡,告于室。”“国君之丧,凡三月而葬”,其中的“丧”就包括送葬时的随葬动物——犬。可见在两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犬作为祭祀和随葬品了。到汉朝时期,虽然墓穴中殉葬的风气已经不再盛行,但是在某些少数民族部落中依然还有这种习俗[1-2]。
除了用作陪葬之外,犬还是古代猎人与牧人最得力的助手。通过大量的考古发掘材料可知,先秦时期的中国人已经非常善于驯养野生的犬类,并用来打猎或看家护院。陕西咸阳杨家湾西周遗址就出土过一件玉龙,身卷曲如环,头部、背部、尾部各有一洞,用以穿系,这件玉器被命名为“御龙璧” [3][4]。 在湖南宁乡出土的殷商青铜器中,也有大量用来猎狐的铜犬,这些铜犬或蹲、或立、或奔跑,造型生动逼真。另外在西北地区发现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往往有用于守护的犬舍,里面放着用于看守的犬尸。
不过到了秦汉之后,由于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铁制兵器的发展应用,犬的作用开始从防御转向了狩猎。汉武大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就非常擅长用犬狩猎,他养的烈性猎犬,能够轻易地咬死猛兽[5]。 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战乱,经济衰退,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汉族人的畜牧业受到重创。同时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人们对于犬等动物的保护与驯化意识逐渐削弱。因此这一时期的文献中,有关犬的记载远没有前朝丰富。
宋朝以后,中国社会由汉唐时期的“重农抑商”转变为“重文轻武”,经济发展迅速,民间养犬之风渐渐兴起。元代马臻著《田畯醉归图》,描绘了江南农民喝醉了酒后牵着自家狗狗回家的场景;明末清初名士张岱著《西湖梦寻》,其中就有“犬犬三贤,日引为乐”之句,说明当时名贵犬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赏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汉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对于犬的看法都有不同,但是它们对待异族人的态度却是出奇的一致——歧视与压制。从“犬子”、“犬苗”、“犬奴”直到“狗彘不鬻”(《史记·平准书》),反映出古人对于异族人的一种蔑称就是“走狗”,甚至还出现过“逐出国门”的极端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