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牙不好是什么原因?
一、营养缺乏
狗狗体内的钙、磷代谢,是靠维生素D来调节的。如果长时间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到钙、磷代谢,从而形成佝偻病。患了佝偻病的小狗,生长发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还容易因感染而导致骨膜发炎,而出现跛行的情况。由于钙在牙齿内含量非常大,所以,缺少钙质后,会影响到牙齿的正常生长。通常狗儿的牙齿会变黄,牙龈变得肿胀,牙齿上出现很多的斑点,而且会有口臭产生,严重后,牙齿还会自动脱落。
治疗要以补充钙质、维生素D和鱼肝油为主,可以口服补钙,并在注射葡萄糖的同时加入维生素D注射液。
二、饲料过硬
喂狗儿吃骨头的主人家会比较多,虽然骨头有着特殊的香味,而且也能很好地锻炼狗狗的咀嚼能力,但经常吃骨头,或者骨头的量太多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导致牙齿移位变色。
如果是单纯的变色情况,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但移位问题会比较棘手,牙齿移位后,咀嚼的负担就集中在了少部分牙齿上,很容易加速牙齿的损伤和老化。
如果是因为饲料过硬造成的牙齿变色、移位情况,那么,改善饲料是首要的,同时,还要做一些护理。对于牙齿已经出现移位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饲料硬度和增加营养来改善。但如果是变色问题出现,那可以使用碳酸氢钠、过氧化脲、柠檬酸研磨成的粉,直接撒在牙齿的表面,然后像磨牙一样磨蹭,如果牙齿没有足够的力量,那么可以主人来完成,每天坚持,会逐渐改善。
三、炎症引起
很多狗儿都会有慢性炎症,由于狗狗的嘴巴比较狭窄,加上牙齿的健康护理又跟不上,所以很容易有食物残渣等藏在牙缝内,从而导致局部发炎。慢性炎症的出现会影响健康,导致牙龈、牙齿变色,严重时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治疗时,需要用生理盐水、氯己定等来清洗口腔,然后涂消炎止血的药物即可。
其实狗狗的炎症出现概率非常高,如果能够定期做护理,做到每次吃食后都及时清理,那么会改善口腔问题,增加牙齿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