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鱼缸会缺氧吗?
1、水体浑浊 雨水的酸性是造成水体变浑的重要原因,这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下雨时和下雨后,这些地区的水体极易变浑。水体浑浊不仅会影响光照强度,同时雨水中所携带的酸性物质还会影响到水体中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这些变化对于水体中溶氧量的变化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影响鲤鱼生理机能的重要因素。 夏季降雨的频发,造成水体变浑是不可避免的,在水体严重变浑的情况下(当水体透明度不足30厘米时),应将池水加深到1.5米以上,避免鲤鱼因池底缺氧而上浮。如果池塘没有加水条件,则应将水体尽量保持在2米以上。
2、水体倒藻 夏季在高温天气(30℃以上)持续5~7天后,突然遇冷雨天气,池塘水温骤然下降,极容易发生倒藻,同时往往伴随出现“水华”。倒藻和“水华”都会使水体溶解氧急剧下降,使鲤鱼处于极度缺氧的境地,从而引发鲤鱼生病甚至泛塘。这种现象在一些养殖年限较长的老池塘更容易发生。
夏季管理的要点:水质管理 首先应使用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对老池塘进行消毒;其次在持续高温天气出现(28℃以上)后,每隔5天早晨使用每立方米水体含2克的生石灰进行泼洒;三是出现上述天气变化可能性增大时,每5~7天使用每立方米水体10~20毫克的磷肥全池泼洒。采取以上措施均能有效地防止倒藻和“水华”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