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会不会摸?
人为什么会摸?从科学角度看,摸是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感觉。这种生理现象。在动物身上也可以发生。例如,猫、狗的爪子,马、牛的蹄子一蹬到地面,就会因为地面太硬扎脚,产生疼痛,它们就自然而然的缩回来。狗在被鞭子轻轻打了几下之后,见到鞭子就会跑开。这说明猫、狗、马、牛、狗等动物也会有痛感、恐惧感以及其它感觉,只不过人们习惯上管它们叫做“感受器”罢了。 摸,是表示感情的一种行为动作,通过这种动作,可以表达友好、喜爱等正面感情,也能表达愤怒等感情。动物也能做得到。例如狗见到主人就会摇尾巴,表示喜爱。见到生人就会狂叫,表示愤怒。家鸡在母鸡身边呆久了,就会学着母鸡咯咯地叫。
在动物的学习、模仿、记忆等方面,也能表现出动物会摸。例如,狗见到生人敲门,就会狂叫。而见到开门后的主人,就不会叫了。这说明狗能够形成“敲门→陌生人→狂叫”这样几个环节的短暂的条件反射。家鸡在母鸡的调教下,也会学着啄食、孵蛋。这都是动物模仿、学习的结果。
但是动物会不会“摸”呢?这个“摸”的概念比“摸”这个字的字面意思要广,泛指感知、识别、辨识和记忆等感知过程。
关于识别,动物比人会做得多些。狗看到陌生人就会叫。而主人穿上带有“主人”味道的大衣,它也会扑上去,因为它已经把衣服上气味和“主人”联系起来了。猴子通过识别主人的声音和手势,可以拿到食物,打开水箱,或者打开电视机等。大猩猩可以用木棍砸开椰子,等等。
关于辨识,动物也会做。马在闻到马贩子卖马的味道之后,就会狂奔。狗在嗅到陌生人的气味也会狂叫不止。
对于记忆,狗和猫的嗅觉记忆比较发达。一只刚下奶的狗,只要它出生以后看到过它的母狗,它的一生中都会和它亲母狗一直生活,永远和“娘”在一起。猫狗的听觉和视觉记忆也不错,主人和熟悉的声音对它们来说,都是一些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