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抽血怎么查?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病死率达50%-60%。病理特点为双重感染,即卡的细菌继发感染。以急性感染为主,少数呈慢性感染。
症状:据病犬热型和临床症状,将之分为三种亚型。
(1)最常见为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和轻度发热,呼吸有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和浆液性鼻漏。鼻型实际上一种隐性感染,大量研究表明,虽然鼻型病毒存在,并无明显症状,甚至可能未见任何症状,但它能长期潜伏在体内,伺机作晋,因而此型极易转化成肺炎型和脑膜炎型。
(2)肺炎型。主要表现为明显咳嗽、呼吸困难、呼吸加速(超过80次/分)、咳浆液性痰液(无色或带血丝),极少数病例可呈脓性痰。此型病程稍长,但病死率低。
(3)脑膜炎型。除以上症状,变化较大外,主要表现神经症状。临床诊断为脑膜肺炎。对支气和肺泡进行穿刺,可抽出脓性液,其细菌培养为绿脓杆菌或真菌。
解剖病变:主要有卡他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继发感染、肺炎、胸膜炎和关节病、脑炎和脊髓炎。
流行病学: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数病例发生在秋季。各年龄犬均可发病,但以未定型和亚成年犬发病率最高,且死亡率也最高。犬瘟热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犬,其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动物等均可残留大量病毒,因而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感染。
致病机制:主要通过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犬与患犬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如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空气等感染。由于病犬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皮下浸润液内含有大量的病毒,故当身体状况不佳、外界环境不良时,感染极易发生。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居各科之首。在犬群中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犬舍卫生和空气新鲜。定期消毒。已患该病的狗,要采取严格的消毒工作,对排泄物、垃圾要彻底消毒。犬出现体温升高,有咳嗽、喷嚏、流泪、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少量粘液或脓性)等症状时,要立即限制其活动,进行隔离治疗。及时诊断和治疗,对病犬要进行严格隔离和治疗;对病犬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妥善处理,加以消毒,严防病毒外散。同时,对被污染的场地、物资、车辆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强化免疫,对犬每年进行一次疫苗免疫接种,幼犬可在出生两个月左右接种,以建立有效的免疫。在寒冬来临和春暖花开时,要做好保温工作。冬春季节,天气变幻无常,寒潮锋面过
境频繁,冷空气日夜侵袭,温差较大,保暖不够,很容易着凉,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致使呼吸系统受感染,使原有的疾病加重,甚至引发肺炎等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