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鸟长到几个月?
八哥(Acridotheres),学名雀形目椋科八哥属,因鼻部膜发达,能模仿人言及其他声音,并且善于学习人类语言,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八哥的分类地位在鸟类分类系统中属于鸟纲的雀形目椋科八哥属,该属共有8个物种,我国的八哥就是其中的一个种,学名为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目前,国内外的鸟类学家对该属的物种数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中国学者周良璧等(1957)记载有6种,日本学者谷川真行于1963年记载了4种,而美国的鸟类学家Kirwan et al. (2010)的研究认为该属包括11个物种。
虽然对八哥属的物种划分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上述学者都认为我国传统的“八哥”是指该属的一个种,即Acridotheres crestatellus,该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及非洲大部分地区;而其他七种鸟则属于该属中的另一种,即Acridotheres tricolor。
这两种八哥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雌雄异色和羽冠大小。另外,我国鸟类学家郑作新(1987)还记载了台湾八哥Acrigidotheres formosanus这一亚种,它除了尾羽较长外,其他体貌特征与八哥非常相似,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地区。 由于八哥属的许多种类都有学习人类语言的本领,不少鸟类学家认为这个物种属于留鸟(resident bird),而不是典型的候鸟(migrant bird)。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市的兴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八哥等鸟类原有的栖息地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它们不得不与人类紧密接触、频繁交汇,从而对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在这种生存挑战下,一些体弱多病或者个体发育不全的八哥就会死亡,而这些死亡八哥被其他八哥吞食后,可以有效地消除体内有害细菌的蔓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社会实际上也是八哥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既是食物的提供者又是病菌的携带者,但八哥并不总能找到与我们和谐共处的办法——它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对人类的敏感度以及加强自身免疫功能来降低人类对其生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