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有山草皮怎么办?
这是蜱虫,传染性很强,需要立即处理。 蜱(bed bug),俗名壁虱、扁虱、牛虻等,属于寄生虫里面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蜱目成员。 全球已发现的蜱有700多种,我国约有5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有分布,如北美洲的森林边缘地带、欧洲的牧场上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等地都有分布。
【形状特征】成虫体形呈半球形或橄榄球形,背部隆起,腹面平坦;体色一般随栖息环境不同而异,可在树木的枝干间或树叶里、地下石块下,或人畜的毛发中存活并隐蔽起来。成虫体长1.5~6mm。雌虫略大于雄虫。头胸背板淡黄色至棕色,胸背和腹部背面有细毛,有的毛端部变暗。头部具复眼一对,椭圆形,黄褐色,大而不明显;单眼3个,小,三角形,位于头部两侧。
胸部附肢发达,特别是螯肢,其基部外侧有尖细的刺状突,称为刺突,是吸食时插入皮肤内的工具。腿节膨大,末端具刺状突。前足4节,中足2节,后足3节,各足趾均具钩状齿,爪锐利。整个身体由几个体节构成,体表有光滑的鳞片覆盖。
【生活史】蜱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均有一定的生活习性与形态特征,其中以成虫期的形态最为稳定。
(一)卵 圆球形,乳白色,表面粗糙,有颗粒突起,大小约为(2-3)×(2-3)毫米。
(二)幼虫 体细长,头胸腹可见到4个明显体节。尾部有1对尾须。未成熟的幼虫一般呈浅绿色,成熟幼虫呈深绿色,有时也呈暗黑色。
(三)若虫 外形与成虫相似,但较成虫个体较小。
(四)成虫 外形与若虫极相似,仅较大。雌雄异型,经交配后,雌虫将精子放在腹面的生殖囊中发育繁殖。
【生活习性及传播】蜱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它主要寄生在哺乳类的血液中,也可生活在鸟类或者两栖类和其他节肢动物的血液内。当吸血时,若虫和成虫都以口器刺入宿主皮肤上,吮吸血液,同时唾液中还含有多种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可导致急性炎症反应和精神症状。
个别蜱能分泌有害的蛋白酶,作用于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蜱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传染,也可以经消化道传染。由于蜱的嗜血习性,使其最容易侵入的地区就是农牧区。农村居民的住所是其主要的潜伏场所之一。除了人类直接携带之外,一些家养的家禽、宠物也是重要的传播介体。 野生动物也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该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
【诊断方法】根据接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治疗措施】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灶 在灭蝇、灭鼠的同时,注意保护水源,消灭臭虫、蚤类等卫生害虫,清除周围环境和家具上的灰尘。
(二)及时、彻底地杀灭体内外寄生虫 以杀灭成虫和幼虫为主。可使用杀虫药滴耳剂或注射针剂,必要时可口服杀灭肠道内的寄生虫。对有蜱咬病史者,应经常检查躯体、四肢等部位有无红结节或瘢痕,以防再患。
(三)局部伤口处理 对已被蜱叮咬且伴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清洗伤口,如有条件可用消毒液冲洗伤口,然后涂碘伏消毒。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对于已破溃的伤口,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患处,以防发炎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