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色猫什么品种?
很遗憾的告诉你,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玳瑁色”猫咪,不是海猫(花猫),也不是杂交串种。 玳瑁是一种颜色图案,指的是黑、白、黄三种颜色搭配而成的,类似玳瑁贝壳表面的色调分布。这种分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白分明,而是有宽窄不一的过渡色。 可以肯定的说,不存在“玳瑁色”猫咪这个品种。
很多人以为的玳瑁——“纯黑/蓝/灰的毛色,配上一圈白色围脖和四肢,以及身上大片的白毛”,其实只是花色而已~! 就像这样—— 或者这样—— 当然,也有部分玳瑁色猫咪是完全黑色的,只拥有黄色和白色的斑点。不过这样的玳瑁看起来就平淡许多了。
所以,题主说的“黑色和黄色的猫猫”,应该就是指的黑黄色花纹的猫咪吧~ 下面简单的说说这几种颜色的形成过程。 其实啊,所有的颜色,都是光通过反射作用进入眼睛的结果。而毛发或皮肤中的色素颗粒,则是负责吸收和反射光线。不同的色素颗粒,不同的毛发或皮肤结构,最终呈现的颜色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先来讲讲大家最容易弄混的,也是普遍认为的“玳瑁”——即褐色斑纹。这也是网络上公认的最像“玳瑁”的花色。实际上,这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褐色皮毛,是表皮中的黑色素细胞生成的。而能产生黑色素的细胞,又可分为黑素细胞和真黑色素细胞。
其中,黑素细胞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只能合成棕色的酪氨酸酶,另一种则可以同时合成棕色的酪氨酸酶和黑色的真黑色素。后者合成的黑色真黑色素,是不溶于水的,这种黑色比较深,不容易褪色。 而前者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不能合成真黑色素,表面上的黑色也是灰褐色的,容易褪色。
最后,在光照下,我们就能看见黑褐色,也就是所谓的“玳瑁色”了。 除了上述的基因决定色彩,还有一部分色彩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例如,长期暴露在外的皮肤,因为接触日光等外界因素,会产生“日晒斑”,导致表皮中产生更多黑色素,从而变成深色。
不过,这种由外因造成的色素沉着是有规律的,一般不会覆盖整个全身,而仅仅会出现在暴露区域。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看到明显区别的。 而“双色”猫咪,比如虎皮猫、三花猫等等,是因为体内有两套染色体系,一套控制身体主要部位(背、腹侧)的底色,另一套控制头部(脸)、四肢颜色。
一般来说,这种猫咪的双色,是由不同染色体上的两对以上基因决定的。出现同种颜色,但是花纹形态各异的情况。 至于题主关心的“黑黄双色”猫咪,个人猜测应该是由隐性基因决定的,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专业人士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