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幼犬保暖?
首先,幼犬不需要特别的保暖哦~ 狗宝宝在妈妈身体里的时候就拥有抵御外界低温的能力了;出生后的第一周,宝宝从妈妈的肚子里吸收铁、钙等矿物质,建立自己的血脑屏障和抵抗力,这一过程会消耗一部分体温,导致第一周的幼犬看起来“冷”冰冰的(但其实只有35℃左右)。
第二周开始,狗狗的小牙齿萌发,舔舐自己的爪子,啃咬自己的脚丫,用自己的舌头暖热自己冰冷的爪子,这个时候如果主人觉得它冷的话就可以给它一个小玩具或者磨牙棒了! 第三周开始,小狗的听觉变得特别灵敏,对外界的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它会主动找到合适的地方取暖——比如你温柔的抚摸它、抱起它,又或者你无意间手指戳到了它,这些都会让它察觉到温度的变化,然后它就会去寻找一个温暖的栖息地。
第四周开始,小奶狗已经具备和妈妈一起睡觉的能力了,它会在妈妈身边挤来挤去,找到最温暖的位置跟妈妈一起入眠。 所以呢,健康的宝贝不需要特殊的保暖哦~当然,如果你家的宝贝刚到家比较胆小,需要先慢慢和它接触,让它适应新环境和新主人,可以给它个纸箱或者玩具狗窝作为临时住所,里面垫上干净的尿布或者是吸水的纸巾,让它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慢慢适应新的环境。
另外提醒一下,最好不要给它用热水袋或电暖器直接加热,因为温度突然上升会对幼犬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冬季干燥,使用地暖也容易让小狗得口腔炎。 正确的做法是:将装有40°C以下温水的奶瓶,放在容易让小狗取暖的地方,让他自行使用。
保温是冬季养狗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幼犬要注意看护,不能让狗狗冻着了。幼犬自身体温调节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对于温度变化有一定的应激反应。所以为幼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的温度很重要。那么,冬季应该怎么给幼犬保暖?冬天幼犬应该吃什么?
一、冬季应该怎么给幼犬保暖?
1、提供适宜的温度
一般冬天犬只生活的最适宜温度在18度—25度左右,最好不要低于10度,温度过低容易感冒,尤其是幼龄犬、老龄犬和病后犬。地面温度不可过低,可在狗窝内铺设一些干燥柔软的垫子,保证犬窝的温暖、舒适。
2、注意户外锻炼
冬季寒冷,尽量选择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带狗狗出门锻炼,在家中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在暖气旁玩耍,这样可以促进消化,帮助代谢,增强抵抗力。
3、注意防潮
冬季是动物疫病的高发期,所以一定要注意圈舍内干燥,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潮湿的环境最容易成为微生物的培养基。
二、冬天幼犬应该吃什么?
幼犬在8、9周龄之前,食物以软绵、易消化为好,可以选择煮熟的鸡肉沫、鸡肝沫、碎鱼肉沫、碎猪肉沫,也可以选择宠物专用的鸡茸罐头、鱼茸罐头等,肉类食物一定要煮熟,最好是去皮去油后的精肉沫,用少量的狗狗饲料拌在一起,也可以选择幼犬羊奶粉兑水来喂食。
幼犬一般在8、9周龄之后,乳齿基本换完,咀嚼功能也逐渐完善,这时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粗硬的食物,比如宠物专用的鸡肉条、宠物专用的牛羊肉串、鱼干等。在这期间可以把专门的狗粮泡软来喂食。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