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有几个品种?
已申报的变色龙品种有700多种,已确定有500多种(包括亚种) 在自然界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种的变色龙,但是它们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物种,而是同种动物的不同亚种而已!例如,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环颈蜥(又称变色龙)就有40多个地理变种和三个野生近亲,分布于该岛的各个岛屿上;而生活在新几内亚的一种树蜥则有19个变种——这已经超过了人类所能发现的物种数。所以,如果我们将那些体型较小、颜色单调的“变型”都算作同一物种的话,那么,变色龙的物种数量可能还要多很多倍。 不过,虽然这些变种看起来非常相似乃至难以区分,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有的体形较大,有的则体型较小;有的头顶没有凹陷,有的则有一个明显的大包……这些差异都是它们的“身份证”,证明着它们是亲缘关系极为接近的物种。
至于那些尚未发现新变种的地方,可能正是需要探索的未知领域。
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变色龙大约有150 多种。从印度和马来西亚到土耳其和马达加斯加,几乎在所有热带地区都能发现变色龙。在美国,只在佛罗里达南部发现过。变色龙最长的 是罗得岛变色龙,身长60 厘米,最大的变色龙是马达加斯加大变色龙,体重大约1000 克。另外,还有体长只有10厘米左右的小变色龙。它们一般栖息在树上,有些种类栖息在石头上,但也有的种类在树和石头上都能生活。变色龙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但也有些大的种类吃小鸟和其它的小蜥蜴。
它们在不同的动物面前,为了适应环境以保护自己,身上的颜色能变换多姿。变色龙的皮肤具有特殊的构造,含有黄色素细胞、红-紫色素细胞和黑素细胞。这些细胞靠神经和肌肉控制,它们的色彩混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出变色龙身上各种复杂的图案。变色龙变色的原因,一是体温变化的需要,二是情绪变化的需要,三是适应环境的变化,伪装自己。
变色龙的头部上有两块柔软的能起嗅觉和味觉作用的瓣膜。眼睛上的眼睑只留一个小缝,两只眼睛可以各自独立活动,目光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同时搜寻。目光一旦发现目标,两只眼睛的视线就会合拢在目标上,并且将像精确地对准目标,极准确地判断出目标的距离,用舌头将目标抓取。变色龙的舌头可以伸出相当于身长1.5倍以上的距离,并且具有很大的黏性,能像浆糊一样将猎物粘住。
变色龙是通过体内的横膈膜的运动,使胸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呼吸的。变色龙体温在27 - 30℃时,代谢活动最活跃,在20℃时活动缓慢。变色龙最怕潮湿和寒冷,不能忍受霜冻。
变色龙是卵生的。每年的卵产在土中。产卵时,母变色龙先用后脚挖坑,在坑中下卵,然后用后脚把卵盖上。刚出壳的变色龙只有2. 5厘米左右。有的种类在春季产卵,有的在秋季产卵。产的卵要经过4 4 - 210 天后才能孵化。一般在产卵后的下一个夏季能进行繁殖。变色龙能活10 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