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身上有弓形虫?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弓形虫病(Cyclosporiasis),它是由于寄生在细胞内的原核微生物——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传染病。 弓形虫害寄生于细胞中,有嗜酸性、嗜碱性、中性3种,其中以嗜酸性最为重要;而且,它还能发生变形,从细胞中逃出来,进行增殖和感染新的细胞。所以,它在整个生活史中都需要细胞作为“家”,否则它将难以生存或死亡。
目前,根据弓形虫的生活史,以及它对细胞的危害程度不同,将其分为3个阶段:囊蚴期、幼虫期和成虫期。 而我们所说的“弓形虫”一般就是指弓形虫的第三阶段的形态,即成熟雄虫或者成熟雌虫。它们的身体结构各不相同:
弓形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必须生活在细胞内,它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细胞中的营养物质。但是,它也需要到细胞外面来,才能完成生活史,就需要有能够离开细胞,并且又能防止自己DNA被细胞消化液分解的包装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弓形虫身上就长有许多“突起”,而这些突起都有特定的功能。 以Toxoplasma为例:
1. 外层:由蛋白多糖组成,具有保护作用,可抵抗宿主的免疫系统。
2. 内层:由膜蛋白构成,负责弓形虫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3. 核心:由基因组DNA、RNA聚合酶等构成。
4. 保护帽:由组蛋白构成,防止DNA变性,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突起”并不是附生在弓形虫体表的,而是全部由内部结构向外延伸而成。
而正是由于它们特殊的结构,使弓形虫能够进行运动、摄取食物、躲避伤害,以及在细胞间转移而不会被消化液的液体冲出来。 但是,如果碰到生理应激状态时,如机体炎症反应比较强烈时,一些敏感的寄生虫就会死亡。此时,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清除这些死亡的寄生虫及其残骸,从而保护机体免受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