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怎么会产生跳蚤?
在自然界中,跳蚤并不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内外寄生虫,而是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蚤目成员,由于该目的成员大多具有非常强的跳跃能力,所以被称为“跳蚤”;跟虱子相比,它们的体型一般都要更大一些,在食性上,同样更喜欢捕猎活体生物为食物。 虽然名字里面有个“蚤”字,但跳蚤并不喜欢蚤目中其他成员(比如鼠蚤等)的血液,因此它们在叮刺动物的时候,首先需要判断目标是否是合适的新宿主,而在确定了新宿主的地位后,才会攻击吸血。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例如人类或者宠物抓挠身体、挤压虫体、使用消毒剂等,都有可能迫使它们暂时离开宿主,此时若不能成功吸血,则可能导致跳蚤死亡。 由于大多数跳蚤都具有较强适应不同宿主的能力,再加上它们有耐干旱、抗寒冷的特性,以及极强的再生能力(在适宜条件下,一只成年的雄蚤可以繁殖出近100只幼蚤),所以在自然环境中非常容易传播扩散。对于人类而言,最有可能接触到的跳蚤类型是栖息在人体毛发中的蚤类,尤其是家庭成员的宠物猫狗等所携带的寄生虫。 如果想要彻底防治跳蚤危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做好环境的清洁,避免宠物自身感染,特别是要注意定期给爱宠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注意个人卫生,远离草堆等地,减少感染机会。
如果发现跳蚤,可以使用驱虫剂杀灭,但是要注意的是,驱虫剂对成虫的杀灭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幼虫阶段的虫体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持续用药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目前常用的驱杀跳蚤的药物主要包含杀螨剂和杀虫剂,其中杀螨剂又主要分为苯甲酸酯类和硝基咪唑类,而杀虫剂主要是拟除虫菊酯类药物。 在使用上述药物进行喷洒处理后,如果宠物仍然出现瘙痒、抓挠等行为且发现毛发病变,则需要及时检查,确认后再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