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长虫吃药有用吗?
寄生虫分体内和体外,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虱子、跳蚤、疥螨等,体内寄生虫有蛔目、绦目、吸目的寄生虫。 这些虫子的生活史中都需要寄生在宿主皮肤上皮内或者消化道内,依靠宿主提供营养和空间,进行生长繁殖。 如果不幸寄生虫进入眼睛或口腔粘膜,它们会刺激黏膜造成炎症反应,此时会出现眼屎多、流泪、结膜充血等症状;如果虫体落入消化道,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如果虫体在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还有可能引起异食癖。 但不管哪一种途径感染的寄生虫,当它在新的环境中会试图找到皮肤表面的伤口侵入,因此驱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给狗狗做体内外驱虫呢? 首先,需要清除宠物体表和周围的寄生虫。对于体表的寄生虫可以喷外用杀虫剂杀灭,对寄生虫幼虫期的灭杀率可达100%,对成虫的杀灭率达95%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宠物舔毛和用手摸患处。 对于体腔内的寄生虫,则需要配合口服药物杀灭。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驱虫药可分为驱线虫药和驱吸虫药两种。其中,驱线虫药可杀死蛔纲、绦纲和丝状虫类等体内寄生虫;而驱吸虫药主要杀灭后腔吸虫和黄胸鼠虫等寄生虫。 无论是体表的驱虫还是体内的驱虫,最好选择广谱性的驱虫药,这样不仅能杀死成虫,还可杀死幼虫和虫卵,防止反复感染。
其次,日常要做好环境的清理和消毒。对于宠物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用沸水蒸煮五分钟以上,以杀死可能隐藏的螨虫;而螨虫的存活温度范围较窄,46℃以上时,3分钟就可以杀死所有螨类;但对于真菌却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建议定期用稀释的消毒液擦拭地板、家具,进行室内消毒,并且避免用潮湿的抹布给宠物擦洗,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寄生虫的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