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要先驱虫再打疫苗?
1、体内寄生虫会影响狗粮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蛔目寄生虫在肠道内发育成长时,由于虫体表面有许多纤毛,会搅乱消化液的流动,还会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影响食物通过。
一些比较顽固的寄生虫,会通过肠道壁进入血液,然后被携带至全身各处,引发各种病症反应(比如看到虫子在爬,就是虫子正在往外移行的表现)。如果此时免疫接种,很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2、体外寄生虫会导致过敏症状。 不少朋友应该都听说过“跳蚤”这个名字,顾名思义,这种寄生虫喜欢蹦来跳去,并且以昆虫为食,所以常会在毛发上看到“黑点”,这些都是它们的粪便。当它们爬到皮肤上时,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感染真菌引起皮肤病。
3、防止交叉感染。 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杀虫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切断传染源,起到预防相互传染的作用。
4、减少寄生虫再次复发的机会。 不管是体内外寄生虫,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只要及时消灭,都能够很好地控制其再复发。
犬类常见体外寄生虫主要包括蜱、壁虱、蚊、蝇等,该类寄生虫多以吸血营寄生为主,寄生于犬类的皮肤、被毛、耳部、肛门等处,造成犬类皮肤损伤,引起皮炎、皮癣等皮肤病发生,同时该类寄生虫为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因此也是犬类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对犬类的体外寄生虫一定要注意防治。
犬类体内寄生虫主要包括球虫、蛔虫、肝片吸虫、绦虫、鞭虫、肾圆线虫、姜片吸虫等,其中以球虫、蛔虫、肝片吸虫发生居多。球虫和蛔虫多以幼龄犬发病为主,该病具有高度的接触性传染,发病后临诊可见呕吐、消化不良、下痢、消瘦、贫血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肝片吸虫广泛存在于潮湿的池塘、湖泊等水体中,犬类多以食入带囊蚴的水生植物或饮用虫体污染的水而感染,临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消化不良、持续性腹泻,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对临床发病犬可在确诊后使用各种驱虫药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虫体的预防和驱杀,是犬类疾病防治中必须要做的一项。由于疫苗免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在进行免疫注射之前必须要对免疫犬进行驱虫,只有对犬类驱虫干净的先决条件下免疫注射后才可保证免疫抗体100%产生和100%的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