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什么时候不用打疫苗?
疫苗要打,但是驱虫也要做! 疫苗要每年定期注射,而体内外驱虫要根据狗狗的体质和日常行为决定是否要做,如果狗狗每天在外面玩,接触外界,尤其是接触其他流浪动物,就需要进行驱虫,否则寄生虫很可能通过粪便等途径传播给主人。 如果是家养狗狗,而且保持清洁,每天梳理毛发,不出去乱跑,不接触外面的垃圾食盆等等,是可以考虑不做体内外的驱虫的(特别是夏天),但是疫苗一定要按时打。 因为疫苗注射进体内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而一旦感染相应病毒,抗体就会起效,保护犬免于传染某种疾病。如果不打疫苗,即使感染了这种疾病,由于体内没有相应的抗体,就无法清除病毒,从而导致患病。 而驱虫则是针对体内和外来的因素导致的寄生虫病。如果体内有绦虫、蛔虫等,这些寄生虫在肠道里吞噬营养,引起拉吐等症状,同时也会污染食物,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另外,体内寄生虫会引起各种消化问题,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而体外寄生虫则会吸取动物的血液,造成贫血。如果不及时驱虫的话,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但是不是说打了疫苗就不会得狂犬病了吗? 为什么还要说疫苗不是万能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疫苗的作用是防止疫苗病毒在体内的繁殖,从而起到预防该种疾病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身体内有疫苗病毒的存在,并且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时候,是有可能患病的。 其次,我们常说的“疫苗”是指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人工培养病毒,然后将其毒性减弱,作为抗原给狗狗注射,使其产生针对该种病毒的抵抗力。而这种抵抗力的产生需要时间,并且有量的要求——并非注射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有在身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体水平才能有效抵御疾病的侵袭。 如果不及时注射后续针剂疫苗,身体的抗体水平就会下降,从而无法有效地阻止相关病毒的入侵。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按流程完成所有疫苗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