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疫苗有哪些?

通舒怡通舒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中国境内使用的疫苗分作两类 一类疫苗 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策要求,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即10苗9病(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二类疫苗 是自费注射的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病毒疫苗、水痘疫苗等。 常见的一类疫苗中,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风疫苗是新生儿必种的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开始接种第一针,然后在第1月和6月分别打第二针和第三针。 如果妈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者,孩子出生后还要立即注射一支抗乙肝免疫球蛋白。 除乙肝疫苗外,其余5种疫苗都是自费的。

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已能将疫苗送至社区医院,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注射到疫苗。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疫苗生产线更换等原因,同一年龄段的孩子有时收到的疫苗品牌会不一样。家长不必为此担心,只需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段完成接种即可。 在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先确保接种第一针的孩子得到补充,而第二针晚些接种也无妨。 但是,如果收到的是减毒活疫苗(如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疹疫苗),则千万不能混合使用,必须全部用完,否则会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安秋安秋优质答主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所用的病原体仅仅是减弱了毒力,但并没有失去感染力,接种后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比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就是减毒活疫苗,这种疫苗比较容易生产,但不太稳定,需要冷冻保存,且容易受到其他抗原或佐剂等因素的影响,免疫效果可能会因为这些因素而降低。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所用的病原体是失去活性、不能生长繁殖的,比如狂犬病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等。注射后不能在人体内繁殖,免疫效果相对较弱,需要多次重复注射,才能使体内产生足够的抗体。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病原体的核酸或抗原基因与载体重组后转入受体细胞(或动物体内),使受体细胞能够表达病原体的抗原蛋白,所获得的抗原蛋白用于制备疫苗。

治疗性疫苗

大多数疫苗是预防性疫苗,近年来研究进展较快的治疗性疫苗可给予机体针对性免疫,激活患者体内抗肿瘤或抗病毒的免疫效应,使其能够识别并杀伤肿瘤或病原体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