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体外驱虫一次多久?

鲍圣嫒鲍圣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猫咪需要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 体外寄生虫主要是由蠕虫类、昆虫类及螨类寄生虫引起的,主要危害皮肤健康,严重时可能死亡;而体内寄生虫则主要由寄生虫吸吮动物的血,引起寄生虫性贫血或胃肠不适,严重导致寄生虫死亡。 如果想要给猫咪做好驱虫工作,需要了解体内外的寄生虫及其症状,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1、胃肠道寄生虫——蛔目异尖科

(1)肠道蛔目的幼虫期会在消化道内寄生,并可能在器官间移行,造成恶心、呕吐的症状。

(2)成虫会钻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面,并且分泌毒素,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的症状。

(3)成虫在消化道里移动时会刺激消化道壁,使胃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泻的情况。

(4)蛔目的幼虫可以经胃肠道的绒毛吸收营养,当营养物质缺乏时,幼虫可侵入消化道壁,吸食细胞内的营养物。

2、体表寄生虫——虱目寄甲科

(1)蚤目眼蚤科的成虫和幼虫均可刺破皮肤吸吮血液,导致宿主急性炎症反应,出现局部红疹、红斑、痂皮形成等过敏现象。

(2)虱目细虱科的成虫和幼虫都可以在吸吮宿主血液的同时,将身上所带的病原体传播给主人和宠物。如果被传染的微生物为酵母菌,则会引发真菌病;假如是细菌,则可能会引发脓疱病;若被传染的病毒为猫疱疹病毒,则可能会引发疱疹病。这些传染病都会对宠物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3、螨虫——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目

(1)犬耳痒螨能侵袭耳腔,使皮肤充血发炎,并有黑色分泌物。

(2)猫耳痒螨可侵袭动物的耳朵,使之发痒、疼痛,并经常摇头甩耳、用爪搔耳;若是身体其他部位有瘙痒,还会反复舔、抓、咬,甚至能将身上脱落的毛吞食下去。

4、寄生虫的诊断方法(见图片)

连兴雷连兴雷优质答主

猫咪体外驱虫的种类不同,时间间隔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预防寄生虫感染,主人需要每个月给猫咪进行一次体外驱虫。若是感染了体外寄生虫,需要在第一次体外驱虫15天之后再进行一次,以杀灭新孵出的幼虫,之后每个月再驱虫一次。

在驱虫时间的选择上,一般比较建议在用药前咨询下医生,然后再给猫咪驱虫。通常体外驱虫滴在皮毛上面,24小时左右就基本上可以将所有的体外寄生虫杀死,药物在2个月内持续保护猫咪不受寄生虫危害。驱虫期间和驱虫后都需要注意不能洗澡,以免出现中毒等情况的发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