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大的八哥可以给捻舌头?
看到很多很逗的答案,决定写个正确的。 首先,八哥是学舌不是捻舌!学舌和捻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训练手段。八哥学舌的对象是人(或者录音机等)语言,是通过声音来接受练习。而捻舌是将食物塞入八哥的嘴里,让它用舌头探取并咀嚼食物。这是一种通过味觉来练习的方式。
从训练的目的上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是辅助训鸟人掌握鸟的语言能力、锻炼它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但是它们的训练原理是不同的,所以不存在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我们只有了解了不同方法的使用边界,才能更好的选择适合的训练工具和方法。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八哥的语言特点吧。八哥虽然不会说话,但它是会鸣叫的。八哥发出的鸣叫声是和它进行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与鸟类其他的鸣叫方式不同的是,它的鸣叫是模仿人类语言的尝试。当它学会了新的词语时,它会首先将其用于自己的鸣叫,然后观察训鸟人的反应,如果训鸟人表示赞赏或喜爱,那么它就逐渐地将这一新词与其它的鸣叫联系起来加以运用,最终形成了它可以使用的词汇量。这就是“以音引意”学习过程的一个简单描述。
基于这样的一个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在八哥发出某种语音时,训鸟人才给予应答,才有助于它学习和掌握这种声音。否则,无论训鸟人怎么殷勤地伺候,八哥是不会自行练习而不失掉它已有的语法知识的。如果我们将想要它学会的词反复地、不断地在它面前示范,然后再在适当时机给予奖励,这种方式是非常有帮助的。也就是说,你希望它学什么,你就需要多重复什么。这是学舌的基本原则。
说到学舌,有一个前提必须强调,那就是被模仿的声音必须是清晰的、具体的、易理解的。对于小孩子来说,他/她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最开始听到的总是最清晰、具体的声音,那些含糊不清的语音是无法作为学舌的对象的。同样,对八哥来说也不例外。那些含混的字句是对它来说是毫无价值的。如果你想让八哥学说话,你所教给它的话必须是最清楚、最具体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关于捻舌的话题。如果说学舌是“以声引意”的话,那么捻舌就是“以味引意”了。因为味道只有八哥自己可以感知,而我们无法用语言向它们描述哪种食物是甜的,哪种食物是苦的。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用捻舌来训练八哥不常用的词汇。由于这些词汇对人和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高,采用学舌的方法比较困难,而利用甜味刺激口腔味觉、苦味提醒消化道味觉的机制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
当然,并不是说学舌就没有用了。对于那些难以区分甜、苦等味觉感受的人来说,学舌对他们来说是有效的方法。只不过比起从小在人类家庭长大的八哥来说,野外生长而来的成年八哥一般会对人类语言更加敏感,在学习人类言语方面具有更强的天赋。对于这样的八哥,学舌和捻舌两种方式应该是效果差不多的。